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曾遇過「抽筋」,抽筋是突發、不可預期、沒有前兆的,但來得快去得也快,不像多數的痠痛症狀會長期糾纏你,你有注意過自己在哪些情況下最容易突然抽筋嗎?運動中、睡夢中、走路中?其實,這沒有固定答案,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導致抽筋的原因也不一樣。
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為什麼我們好端端的,會突然抽筋?抽筋時,該如何急救緩解?以及平時能做什麼減少抽筋發生的機率,避免尷尬時刻一再發生。
▌認識抽筋
抽筋的正式名稱是「肌肉痙攣」,意指肌肉與筋膜受到外界刺激,出現突然、不自主的強力收縮現象,造成肌肉瞬間僵硬、疼痛難忍,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鐘,多數情況發生在小腿與大腿。

▌抽筋發生的常見原因
● 體內缺乏特定礦物質(缺少鈣、鎂,尤其腎臟病患者需注意)
● 肌肉過度使用 (活動強度太高、時間太久)
● 疲勞或伸展不足(運動後缺乏適度伸展放鬆,導致肌肉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)
● 血液循環不良 (肌肉量不足,使得血液流動變差,容易讓乳酸等疲勞物質累積在體內)
● 神經肌肉病變(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經容易受損)
● 體液流失(大量流汗、腹瀉、服用利尿劑、洗腎)
● 代謝異常(尿毒症、甲狀腺機能低下)
▌容易抽筋的族群
● 銀髮族(因為身體機能退化、代謝速度緩慢)
● 運動員(因為大量流汗,使體內電解質不平衡)
● 孕婦(因為懷孕加重腿部的負擔,肌肉長期處於疲勞的狀態,更容易引起抽筋)
● 脊椎側彎(因為兩側肌肉力量不平衡)
▌抽筋當下 如何急救
所有部位均適用 ▸ 伸展抽筋部位的肌肉,拉伸當下雖然會更痛,但撐過以後,抽筋就會逐漸消失,待疼痛緩解後,再用毛巾熱敷即可。
小腿後側 ▸ 將前半段的腳掌/趾,盡可能地往身體方向扳(勾腳背)。
大腿前側 ▸ 握住腳踝,盡可能地往屁股方向勾。
大腿後側 ▸ 躺在地上,雙手抱住膝蓋後側,盡可能地往身體方向扳,過程中,腿需要打直。
▌日常保養 預防抽筋
通常抽筋會自行好轉,對身體並不會有大礙,但抽筋頻率過高,確實會給生活帶來些困擾,以下提供一些預防小撇步,不妨參考看看囉!
● 充分補充鈣質
● 運動中/後,適時補充水分與必要之營養 (香蕉、舒跑、鹽錠、能量飲料或果膠)
● 溫熱水泡腳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
● 多做些腿部伸展動作
【動作一】前半腳踏在台階上,慢慢降低腳跟至低於台階的高度。維持幾秒鐘,再將腳後跟抬回到起始位置。
【動作二】維持躺姿,雙手環抱一邊大腿,保持髖關節彎曲90°,接著膝蓋打直,以伸展大腿後側膕旁肌。
*太頻繁抽筋,導致生活出現困擾?你可以掛號看診,讓醫師為你開立處方藥「肌肉鬆弛劑」。

▌穴道舒緩 預防抽筋
除了舒緩動作之外,還能針對中醫穴道進行按摩。以下提供幾個幫助預防抽筋發生的穴道,平時有空就按一按吧!然而,忙碌於事業與家庭的你,不妨參考這款100%不含藥的平衡點礦物貼布,將它貼於穴道或常發生抽筋的部位上,能釋放微量的遠紅外線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達到類似按摩的功效喔!
● 承山穴 ─ 小腿肚正中央位置,按壓有痠脹感處 (平時按摩該處可預防抽筋、也有急救舒緩的效果)。
● 委中穴 ─ 膝蓋正後方,膝窩橫紋中點。
● 公孫穴 ─ 腳掌內側,約足弓最高處。

還有哪裡不舒服嗎?延伸閱讀其他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