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辦公桌前忙了一整天,終於找到空檔能倒杯水、上個廁所,沒想到,從座位上站起來時,哎呀!一陣刺痛從腰椎蔓延開,彷彿被電到一般,這是你的日常生活嗎?越是不敢動,就越是疼痛,當心是你的坐骨神經正在抗議!
為什麼坐骨神經會疼痛呢?本篇文章將從結構、成因開始分析,帶你找出關鍵原因,並提供相關舒緩與預防方法,繼續看下去吧!
▌認識坐骨神經痛
● 關於坐骨神經
坐骨神經是全身最長的神經,從腰椎處延伸經過臀部,並於膝蓋處分支,再往下直通腳底板。因此,坐骨神經可說是主宰了整個下半身的神經連結,也因為分布範圍太廣,導致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和成因也相對複雜的多。
●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
簡單來說,坐骨神經痛是一種「從腰/臀部到下肢」的疼痛現象通稱。
- 初期從腰、下背開始痛起,隨時間漸漸延伸到屁股和腿。
- 感到腳麻且不太能動。
- 大拇指無力,無法往上翹起。
- 下肢出現灼熱感、刺痛感或是腳麻感。
- 走路偏斜一邊,或是走到一半突然軟腳。
- 通常會是「單側」發生,僅少數人是兩邊同時出現狀況。
- 久坐、久站、咳嗽、擤鼻涕、搬重物時,症狀可能加重。

▌坐骨神經痛的原因
坐骨神經是因為受到壓迫而產生疼痛,原因分成以下三種,必須先瞭解自己屬於哪一種,才能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式。
骨頭壓迫 ▸ 骨刺、椎間盤突出、腰椎狹窄/退化、腰椎腫瘤、姿勢不良
肌肉壓迫 ▸ 腰部/臀部肌肉緊繃、短時間體重驟減
其他病因 ▸ 糖尿病
▌坐骨神經痛的高風險族群
- 年紀大:五十歲以上要注意。
- 從事長時間負重的職業:比方工地師傅、搬家工人。
- 從事需要久坐的職業:比方公車司機、警衛保全、辦公族。
- 糖尿病患者:長期受到高血糖的影響,神經容易產生病變。
▌當心!以下情形可能不是單純的坐骨神經痛
- 突然一陣痛楚,且痛到無法行動
- 之前發生外傷(例如:車禍、跌倒),才開始感到坐骨神經痛
- 症狀發作時,同時發生大小便失禁的情況
- 痛感持續超過一週,或是服藥後未見改善
▌尋求專業醫師評估與治療
● 非侵入性治療
接受治療前,必須釐清自身坐骨神經痛的關鍵原因,若不是因為太嚴重的骨骼結構問題,其實透過多休息、調整生活作息、穿戴護具減輕腰臀負擔、接受少量藥物治療,或是復健物理治療(推拿、筋膜放鬆),都可以緩解症狀並得到恢復。
● 侵入性治療
當患者是因為骨骼結構問題而導致坐骨神經痛,或是長期服藥未見改善,在專業醫師評估下,可能會接受脊椎注射、脊椎相關手術等治療。
▌如何預防坐骨神經痛?練習伸展與強化核心
● 下背伸展(眼鏡蛇式)
1.趴在瑜珈墊上,將雙手貼住地面。
2.頭抬高,撐起上半身。
3.下巴抬高,盡可能將上半身撐得更高,感覺整段脊椎與腹部同時舒展開來。
*請避免帶有跳躍或扭轉的伸展動作
● 核心訓練(死蟲式)
1.平躺在瑜珈墊上,起始位置為:雙手舉高和身體呈垂直,雙腳屈膝腳尖朝上舉起,大小腿呈90度。
2.吐氣時,左腳往下方延伸,但是腳跟不碰地,停頓一下,即上抬回到起始位置,再換右腳往下延伸,過程中保持核心用力,注意維持呼吸的節奏。

▌如何舒緩坐骨神經痛?按摩穴道、貼平衡點
下面兩個穴道可能幫助你改善坐骨神經痛,平時有空就按一按吧!然而,忙碌於事業與家庭的你,不妨參考這款100%不含藥的平衡點礦物貼布,將它貼於穴道或是腰臀部不舒服的位置上,能釋放微量的遠紅外線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達到類似按摩的功效喔!
● 風市穴
位於大腿外側,當你站直身體,雙手自然垂放時,中指的指尖處即是「風市穴」。
● 環跳穴
位於兩側臀部正中央。
● 臀部骶髂關節
位於脊柱與骨盆相連接處。

還有哪裡不舒服嗎?延伸閱讀其他文章: